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才培养 -- 集团产品 -- 正文

集团产品

学术晚茶·碎读书会(5)成功举行
作者:成晴 赵博文编辑:范莉审核:谢露洁时间:2023-04-29点击:

4月27日晚6:30,由集团研究生会组织策划的第五期“学术晚茶·碎读书会”在教工之家如期举行。本期读书会在本学期“生态”主题下,采用生态的视角探讨“翻译”的问题:选读书目为生态翻译学领军人物胡庚申教授所著的《生态翻译学:构建与阐释》,两位领读人为2022级研究生成晴和赵博文。此外,本次读书会也邀请到了集团MTI教育中心主任耿云冬副教授和谢露洁副教授现场指导。

读书会伊始,由两位同学从“作者学术背景”、“所读书目框架内容”、“生态翻译学核心概念”、“研究现状以及具体应用”“读者感悟”这五大方面进行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基于书目联系具体翻译实践的例子比较不同译文的效果。两位同学都提到自己的困惑:比如,生态翻译学中的“三维理论”的“三维”界限是什么,应用范围如何?“译后追惩制度”对哪些译者的约束作用更明显?

参加读书会的两位老师认可了两位分享人的汇报框架以及个人思考,将本书的基本内容以及个人的思考传达了在场听众。谢露洁老师就“翻译史研究”的角度与同学们展开了深入交流:肯定了两位同学的汇报逻辑,对同学的疑惑做出了解答:在澳大利亚学者皮姆所著的《翻译史研究方法》(Method in Translation History)一书中提及了“翻译伦理”在不同类别译者的制约效果。耿云冬老师谈到:读一本书不仅要读懂这本书的内容,还应该关注其理论日后的发展、以及其他学者对该书该理论的一些感悟,以此将书读得更“深”。具体谈到: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在近年也在不断更新,目前已有“尚生-摄生-转生-化生”的“四生”理念。此外,耿云冬老师说,生态翻译学中的“三维理论”应用在“广告类文本翻译”偏多,以施华洛世奇的一则新年广告(“FULL BLESSING”)将“福”字元素巧妙通过翻译传达给受众,可见,翻译理论的指导作用应该内化于心,灵活运用在翻译实践中。最后,两位老师提到了大家应该在读书中勤于思考的同时也要有“学术深挖”的精神和能力。两位老师的分享,让在场的同学们对生态翻译学的知识体系与应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让大家对如何“有效”读书有了更多的启发。

最后,在研讨交流阶段,研究生杜佳和罗慧颖、李小琴、余先芹分别围绕“生态翻译学中三维理论的应用界限模糊”、“生态翻译学在不同类型文本的应用效果”以及“生态翻译学在口译中的应用”等问题,与在场的师生做了探讨。

讲座最后,大家纷纷表示自己收益匪浅,对《翻译生态学:构建与阐释》这本书的有关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二位老师的分享后,对于“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也有了更深的感悟。

分享: